作者:小債看市
來源:小債看市(ID:little-bond)
連續(xù)七年扣非凈利潤虧損、1300億負債壓頂之下,“民營零售巨頭”蘇寧易購或將易主。
01
百億股權轉讓
2月25日,蘇寧易購(002024.SZ)公告稱,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張近東以及股東蘇寧集團通知,其擬籌劃本公司股份轉讓事宜,預計轉讓比例20%-25%,股權受讓方屬于基礎設施等行業(yè)。
停牌公告
公告顯示,根據擬轉讓股份比例,預計可能涉及蘇寧易購控制權變化。
從股權結構上看,張近東直接持有蘇寧易購20.96%股份,他還通過蘇寧集團、蘇寧控股等路徑對公司間接持股,合計持有31.71%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股權穿透圖
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蘇寧集團正在洽談出售蘇寧易購19.99%全部或部分股權,交易對手方可能是來自江蘇國企和廣州國企,估值范圍大約在80億至100億元。
去年11月,據彭博社報道,蘇寧易購正在考慮出售旗下電商業(yè)務,尋求估值約60億美元,以緩解融資壓力,但這個消息隨后被蘇寧易購否認。
據悉,此次股權出售的所得收益,將有助于蘇寧償還今年到期的總額為172億元的債券債務。
《小債看市》統(tǒng)計,目前蘇寧易購存續(xù)債券13只,存續(xù)規(guī)模92.5億元,其中將有40.52億債券于一年內到期,短期面臨集中兌付壓力較大。
除此之外,蘇寧易購股東蘇寧集團債券集中兌付壓力也很大,目前其存續(xù)24只債券,規(guī)模達到296億元,今年到期或回售的債券余額有105億元。
存續(xù)債券到期分布
2020年8月,蘇寧易購旗下多只債券頻繁異動,其資金鏈緊張消息不絕于耳。
今年2月,由于業(yè)績巨虧、再融資壓力增大等原因,中誠信國際將蘇寧易購評級展望由穩(wěn)定調整為“負面”,維持其主體和相關債項信用等級為AAA。
02
1300億債務壓頂
據公開資料,蘇寧創(chuàng)辦于1990年,是一家多品類商務公司,線上線下的融合發(fā)展引領零售發(fā)展新趨勢,除了零售業(yè)務其還涉足互聯(lián)網、物流、金融等領域。
2004年,蘇寧易購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家電連鎖企業(yè)第一股”。
蘇寧易購官網
近年來,由于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零售市場競爭加劇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對零售行業(yè)帶來了一定沖擊,蘇寧易購線下零售板塊經營承壓,線上零售和物流板塊費用投入加大,導致經營虧損金額較大。
據《業(yè)績預告》顯示,2020年蘇寧易購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虧損金額預計達到60.87億-65.87億元。
《2020年度業(yè)績預告》
自2014年以來,蘇寧易購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xù)7年為負,且近兩年虧損金額迅速放大,其利潤總額主要來自投資收益,可持續(xù)性不長。
除了經營業(yè)績欠佳,蘇寧易購的經營獲現能力也在持續(xù)惡化。
自2017年以來,蘇寧易購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已由凈流入轉為凈流出狀態(tài),2017年至今年前三季度該指標分別為-66.05億、-138.74億、-178.65億以及-24.29億元,對債務和利息的保障能力較差。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截至2020年三季末,蘇寧易購總資產為2211.93億元,總負債1361.4億元,凈資產850.53億元,資產負債率61.55%。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fā)現,蘇寧易購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為81%,債務結構不合理,短期債務風險較高。
2019年以來,由于流動負債上升較快,蘇寧易購的流動資產已經無法覆蓋前者,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小于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持續(xù)惡化。
截至2020年三季末,蘇寧易購有流動負債1099.67億元,主要為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有327.13億元。
而相較于超300億規(guī)模短債,蘇寧易購的資金鏈已十分緊張。其賬上貨幣資金有308.37億元,已經無法覆蓋短期負債,且其中超200億為受限資金不可動用,短期償債風險較大。
在備用資金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蘇寧易購銀行授信總額為764.68億元,未使用授信額度為523.68億元,可以看出其財務彈性尚可。
銀行授信情況
除了流動負債,蘇寧易購還有261.74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為應付債券和長期借款,其長期有息負債合計142.43億元。
整體來看,蘇寧易購剛性負債有718.17億元,主要以短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負債比為53%。
2018年以來,由于短期借款和發(fā)債規(guī)模迅速上升,蘇寧易購有息負債高企,致使其財務費用大增,2020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為24.15億元,已超上年全年規(guī)模,對利潤形成較大侵蝕。
經營獲現能力欠佳、自有資金不足之下,蘇寧易購償債資金主要來源于外部融資。從融資渠道看,作為上市公司其渠道較為多元,除了發(fā)債和借款,還通過應收賬款,定增,信托融資以及股權質押等方式融資。
目前,實控人張近東已將蘇寧置業(yè)、蘇寧集團大部分股權進行質押,其資金騰挪空間十分狹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蘇寧易購籌資流入資金明顯減少,在償還大量負債后,其籌資性現金流已由凈流入轉為凈流出,凈額為-30.13億元,可見外部融資環(huán)境有惡化趨勢。
籌資性現金流情況
另外,由于一系列大手筆的收購,蘇寧易購商譽高企,未來存在一定減值風險。
2019年,蘇寧易購收購萬達百貨37家門店及家樂福中國80%股權,并在倉儲和自建店物業(yè)等方面加大投入,其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增加,同時商譽也大幅增長。
截至2020年三季末,蘇寧易購形成無形資產和商譽分別為144.29億和74.78億元,如收購企業(yè)業(yè)績不達標,未來存在一定減值風險。
總得來看,近年來由于零售業(yè)務下滑和物流成本高企,蘇寧易購經營性業(yè)務利潤較差;短期有息負債迅速攀升,不僅財務費用高企,而且其資金鏈受到不小考驗,短期償債風險加大。
03
激蕩三十年
1990年底,張近東懷揣著家里湊的10萬元,在南京寧海路租下一個200平方米的門面房,取名為蘇寧交家電專營空調,這就是蘇寧電器的前身。
后來,為了打開市場,張近東在業(yè)界首次建立了營銷商“配送、安裝、維修”的一體化服務體系,組建了一支300人的安裝團隊,免費上門為顧客安裝空調。
蘇寧電器前身
由于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張近東在下海第一年就做到了6000萬元銷售額,純掙1000萬。
而在當時南京國有大商場眼中,民營企業(yè)蘇寧無疑是半路殺入空調業(yè)的“程咬金”。
于是1993年,“八大商場”聯(lián)合發(fā)動空調大戰(zhàn)向蘇寧發(fā)難,宣稱將統(tǒng)一采購統(tǒng)一降價,如果哪家空調廠商供貨給蘇寧,他們將全面封殺該品牌。
這場商戰(zhàn)是中國家電業(yè)第一次在賣方市場下出現的“價格戰(zhàn)”,不過蘇寧反而一戰(zhàn)成名。因為張近東采用的是“淡季訂購,反季節(jié)打款”策略,這讓廠商在淡季也有足夠資金生產空調,同時蘇寧也積累了大量庫存。
憑借平價優(yōu)勢,蘇寧當年空調銷售額達到3億元,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空調經銷商,最終成為這場大戰(zhàn)的贏家。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從此,蘇寧開始真正崛起,1994年完成5.6億元銷售額榮登全國空調銷售第一的位置,以“黑馬”之姿傲視群雄。
到1996年,蘇寧組建了300人的精銳之師,發(fā)展了4000多家批發(fā)客戶,空調批發(fā)零售額更是達到15億元,完全顛覆中國大部分區(qū)域的空調分銷網絡,張近東的空調商業(yè)王國初具規(guī)模。
2000年,成立十年的蘇寧,迎來首個發(fā)展轉折年。
這一年,張近東決定進行壯士割腕式的戰(zhàn)略調整,砍掉年銷售額達幾十億的批發(fā)生意,全面轉型大型綜合電器賣場,并喊出“3年要在全國開設1500家店”的連鎖進軍口號。
2004年,蘇寧登陸資本市場,趁著融資優(yōu)勢繼續(xù)快速擴張。
直到2008年,蘇寧易購發(fā)展仿佛又陷入了瓶頸期,同時市場被京東等電商猛烈沖擊。次年蘇寧決心做自己的電商直營體系,將渠道、物流、服務,進行全面優(yōu)化和升級。
自2009年發(fā)展戰(zhàn)略調整后,蘇寧便搭上了互聯(lián)網快車,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全品類經營、平臺服務開放,開啟了“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新零售云商服務模式。
以零售業(yè)起家的蘇寧,后來又涉足物流、金融、供應鏈等領域。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零售轉型升級,蘇寧零售業(yè)務擴張但效益甚微,物流業(yè)務軟肋明顯,已到了30歲而立之年的它,又走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小債看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