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曉懌
來源:楊老師的基建課堂(ID:msyangteacher)
在9月6日召開的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劉鶴以視頻方式出席并致辭。在會上劉鶴表示,要善于創(chuàng)造軟環(huán)境,持續(xù)完善法治環(huán)境,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結合近期市場對財政即將發(fā)力的普遍認知,此時提出“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引發(fā)了市場的熱議,認為基建大潮即將再次開啟。但是,在“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的大背景下,“適度超前的基建”也將是有的放矢、而非普遍性的基建大潮:
針對有效需求
基礎設施的本質是為人口及產業(yè)服務的,所以新一輪基礎設施的投資與建設必須建立在“有效需求”之上。因此,針對有效需求投資建設是“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的必要前提,未來的基建將圍繞以下幾方面:
一是公共服務的“補短板強弱項”。國務院提出2025年要實現城鄉(xiāng)公共服務均等化,且近期宏觀政策對公共衛(wèi)生、養(yǎng)老托幼服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將使得公共服務類的需求與標準將大幅提高,且由此帶來的社會效益較為可觀,是典型的“有效需求”類基建;
二是新型基礎設施。隨著信息與技術的進步,信息類、新能源類、軌道交通類的基礎設施需求增速遠高于其他類型的基建,且由此帶動的產業(yè)發(fā)展與經濟規(guī)模非??捎^,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符合產業(yè)與公眾的需求,自然將成為投資的重點;
三是城市更新、老舊小區(qū)改造等民生類基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因此,我們的政府必須持續(xù)加強對民生類基礎設施的投資,將財政成為彌補社會不平等的重要載體,且不斷提高民生類投資的標準與水平,這類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投資,當然也需要適度超前。
考慮承受能力
針對有效需求的基礎設施應當適度超前投資建設,但處理好發(fā)展與防風險之間的關系同樣至關重要。因此,適度超前的基建也應當統(tǒng)籌考慮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與可用財力,適度超前的基建投資不能加大地方政府的杠桿率、也不應當再增加隱性債務。
也就是說,各地區(qū)政府雖然都有適度超前投資基建的需求,但現實情況卻將使得許多地區(qū)面臨困難;除了有限的財政資金與專項債券額度之外,地方政府很難再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未來新增的基建投資將更多的以市場化模式、企業(yè)投資等新型模式落地,各種類型的政企合作項目都將越來越多,使得基礎設施投資呈現進一步資本化、金融化的特征。
并且,隨著市場化模式的推進,基建項目的再融資也會越來越多,基于基建資產發(fā)行的金融產品也將快速發(fā)展與普及,替代房地產成為金融市場新的“容器”。如今正在試點的基建REITs,僅僅是個開始。
契合宏觀政策
長期以來,基建投資一直是調控經濟運行、達到宏觀政策要求的重要工具;因此,新一輪基建投資自然也要為宏觀政策所服務,成為應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一環(huán)。
因此,適度超前的基建還需要為幾項重要宏觀政策所服務:
一是鄉(xiāng)村振興,全面提高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逐漸實現“共同富裕”、鄉(xiāng)村振興的宏觀目標;
二是國內經濟內循環(huán),加強國內統(tǒng)一市場的建設,推進公路、物流、航運、航空類的新一輪投資,以及配套產業(yè)與經濟流通體系的形成;
三是“雙碳政策”的目標,全面升級現行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能源使用模式,推進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及新材料的發(fā)展與探索。
匹配投資收益
最后,我們要注意的是,如今的基建已從傳統(tǒng)的“政府支出”轉為市場化的“基建投資”;這意味大部分的基礎設施投資需要匹配相應的投資收益,并以項目綜合收益來收回投資成本、進行滾動循環(huán)投資。
結合基建投資正在金融化的進程,這意味著“適度超前的基建”也必須匹配相應的投資收益,以及加快基建市場化的進程。這將促使基建項目的投資模式進一步的精細化與復雜化,通過多領域的項目綜合形成收益平衡、或者政企合作分享投資收益,使得新一輪的基建投資能與資金成本、投資收益進行更好的匹配。
也就是說,這一輪基建投資的重心將更加市場化;什么地方的項目有收益、什么類型的項目有效益、什么模式的項目能落地,將決定著基建市場的版圖變化。
“適度超前的基建”,標志著基建市場的風向正在改變。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楊老師的基建課堂”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何謂“適度超前的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