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政信三公子
來源:政信三公子(ID:whatever201812)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一)
今天上午,已經絞盡腦汁搗鼓了好幾天永煤事件影響分析報告的三豬找我吐槽:
自永煤出事后到今天,全國AAA城投債信用利差上升了20個bp。
我算了一下,AAA城投債每年的發(fā)行規(guī)模大概是1.1萬億-1.5萬億,上升了20bp,相當于每年多承擔22億到30億。
似乎,好像,應該,永煤出事,對AAA沒什么實質影響?
臨下班前,打開WIND瞄一眼,那個一片綠油油,看得我心中仿佛有一萬匹羊駝在奔騰:
雖然對AAA沒什么影響,但是對網紅的AA+和AA,簡直的要命??!
已經不是多加點成本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市場情緒已經失控到對弱信用主體先跑為敬,喪失了邏輯的程度。如果上峰不出文件止住踩踏,那么有大批企業(yè),要永遠退出債券市場。
發(fā)幾張截圖,各位債券大爺快來認領那幾只你還金屋藏嬌的網紅大寶貝兒吧。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二)
人民銀行發(fā)了篇易行長的舊文《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和政策含義》,大意是:
市場風險在向金融機構轉移,不妥。打破剛兌,誰的風險誰負責。
套用在永煤身上,可以理解為:
休想施壓讓銀行放款,讓債券先跑。
結合上下文,那些還期待永煤一次性還本的同業(yè),別想美事了。最好的結局,就是債委會,然后根據永煤的實際經營收入情況,分筆分期還本。
好在,永煤的資質還不錯,煤炭市場也很ok,之所以違約,屬于偶發(fā)情況(背后原因,我在鬼故事那篇文章里暗示過了),這單雖然短期會非常坎坷,但但總會有還不錯的結局。
當然,我知道很多同業(yè)還是抱有幻想,最近各種公開喊話的懇請信又開始滿世界飛,這其實是最沒用的催收手段。因為如果講道理能解決問題,也就不會違約了。
催收有36絕技,72姿勢,108般變化,上手段呀。作為長期在催收一線被摩擦的非標狗,真是哀其不幸運,怒其不會爭。
回歸正題,講一個路邊社的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當年,某銀行出事的時候,某省進京求援。
聽說易行長的態(tài)度很明確:
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對于銀行出險,易行長都是如此堅定的態(tài)度。那么對于國企出險,就不要想東想西了。
聽說山藥省的某位領導正在北京溝通進展,我對其結果,并不抱太大希望。
對了,插一句題外話,某網紅又雷了,其控股的某家銀行,聽說被接管了。
簡言之,目前通用的“按鬧分配”策略,“哭鬧有奶”預案,與市場規(guī)律背道而馳。
如果這次又剛兌了,那么整個市場累積的風險,就一定會淪為旁氏,總有一天滾不動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無可挽回的系統(tǒng)性風險。
現(xiàn)在拿永煤這家資質不錯,屬于被市場錯殺的案例來打破剛兌,我覺得恰逢其時?,F(xiàn)在的問題在于:
如果既打破了剛兌,又不能發(fā)生系統(tǒng)風險?
更具體點說:
在不惡意逃廢債的前提下,怎么合理的進行市場化債務重整?
再直白一點:
怎么不還錢,但是還能讓你覺得我一定會還?
個人理解,就是得有托底。
托底包括兩層含義。
第一層,政策托底。
發(fā)改委、證監(jiān)會、交易商協(xié)會乃至金融委統(tǒng)一發(fā)聲,給金融機構形成預期,地方國企不得惡意逃廢債。
監(jiān)管機構統(tǒng)一發(fā)生是管用的,因為他們卡住了地方國企在公開市場上進場再融資的一切通道。
哭鬧沒有用,制約才有限。用句爛俗的話說:
最好的關系,是勢均力敵。
第二層,資金托底。
在金融圈有一句話:
沒有什么是100bp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不行,就再加100bp。
只要提高成本,市場上總有要錢不要命的,流動性問題也能解決。但是站在國企的立場上,倉促間大幅提高成本,分管領導的壓力太大了,有國有資產流失的帽子在懸著。
所以,資金托底,不是出現(xiàn)在公開市場上,而是出現(xiàn)在線下。公開市場上該怎么偉光正就怎么偉光正,私下該怎么務實解決問題就怎么務實解決問題。
最近有一單債券到期,就做的很好,可以供大家借鑒。
中國信達海南省分公司通過金谷信托設立的單一資金信托,向凱撒旅游發(fā)放了不超過3.5億元的紓困信托貸款,期限36個月,款項用于“17凱撒03”債券的回售兌付工作。
當然,這里面要求了嚴格的增信措施,比如股票質押、土地抵押和保證擔保。
AMC嘛,金融債權不良也是展業(yè)的范圍。如果有類似的禿鷲機構給市場注入流動性,那么就對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再有債券出現(xiàn)違約,投資人也不用焦慮了,因為有資金托底了,只需要到時做個選擇:
是選擇接受慢慢還,還是選擇打折賣給不良債權收購方。
最后,向大家匯報個好玩的事情。付費交流群里的兄弟們,普遍是金融老油條。大家的一致觀點:
市場情緒的恢復需要過程,折價債券還會持續(xù)出現(xiàn)。在上峰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可以對錯殺的債券進行抄底,薅些帶血的籌碼。
更何況,這些債市網紅,哪個老司機沒對接過呢。老司機對這些網紅的熟悉情況,甚至可能比某些網紅的內部工作人員還要了解。
所以兄弟們一合計:
有些網紅被殃及池魚或者即將要被殃及池魚。如果因市場情緒失控而出現(xiàn)錯殺,那么就可以果斷抄底。
核心策略就是:
基于各自掌握和追蹤的情況,預判發(fā)行人會還錢,然后賺信息不對稱的錢。
當我把這個思路發(fā)到群里后,立馬就收到了兄弟們的私信:
三公子,咱們湊份子,擼他一把。賺了會所嫩模,虧了就當為維護市場穩(wěn)定做貢獻了!
短短2-3個小時,兄弟們就湊到了很可觀的金額,垃圾債市場上的知名玩家們也紛紛表態(tài)提供支持。
啥也不說了,一個字:
干。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政信三公子”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債券大爺,快來領取小寶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