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娟王瞾秋
來源: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ID:hprclaw)
前言:當今的互聯網巨頭們面臨產業(yè)的激烈競爭,對于想要迅速擴張并占據市場份額和話語權的企業(yè)來說,并購是一種優(yōu)選策略。而中國外賣市場的快速發(fā)展以及阿里新零售布局的展開,催生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購案——阿里巴巴并購餓了么。小編在本文對并購雙方進行了介紹,重點分析了阿里巴巴的并購動因、并購效果。
一、并購背景
2016 年云棲大會,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自此之后阿里在戰(zhàn)略布局上不斷開拓新的方向。馬云提出:“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勢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yè)模式?!蔽覈赓u行業(yè)發(fā)展迅速,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后,在線餐飲外賣用戶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阿里完成收購后,可將餓了么與口碑整合,為阿里新零售拓展市場。此次跨行業(yè)混合并購通過餓了么進入外賣領域,相較于自己打造外賣平臺,在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試錯風險。
二、并購雙方
并購方:阿里巴巴在杭州創(chuàng)立以來獲得了迅速的發(fā)展。阿里巴巴集團業(yè)務多元,涉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物流及云服務等多領域多行業(yè),依托其電商平臺的客戶流量,不斷開拓業(yè)務,擴張商業(yè)版圖,最終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被并購方:餓了么系 2008 年創(chuàng)立的本地生活平臺,主營在線外賣,及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及新零售等業(yè)務。2015年8月,餓了么建立外賣行業(yè)首個即時配送物流平臺——蜂鳥,致力于搭建全國最大的即時配送網絡。到2017年6 月,餓了么平臺的業(yè)務已拓展至全國2000個城市,用戶量達 2.6 億,旗下“蜂鳥”即時配送平臺的注冊配送員達 300 萬。
三、并購動因
(一)阿里巴巴動因
1.外賣市場潛力巨大
艾媒咨詢在2018年的研究報告表明,預計外賣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2430億元。外賣仍是餐飲人值得投入的巨大市場,餓了么當時外賣領域以34.1%的市場份額占據外賣行業(yè)首位。阿里巴巴可以利用餓了么現有的市場占有量,結合自身客戶資源,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2.“新零售”版圖的需要
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的物流基礎就是餓了么的即時配送。新零售業(yè)務連同餓了么外賣業(yè)務構建的線上、線下全渠道消費場景勢必能產生 1+1>2 的效果,這些對阿里的線下布局無異于如虎添翼。
(二)餓了么動因
餓了么現下快速發(fā)展加未來高速發(fā)展需要更大的平臺、更多的資金投入,而阿里巴巴在平臺及資金方面可以給予餓了么巨大支持。在一片紅海競爭中,餓了么為鞏固自己的行業(yè)領先地位,背靠大樹好乘涼,選擇被收購一方面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與自身的戰(zhàn)略定位相匹配。
四、并購過程
2018年4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餓了么宣布公告,阿里巴巴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餓了么。其實自2016年開始,阿里巴巴就不斷向餓了么融入資金,經過三輪融資后,最終在2018年4月以95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餓了么,具體并購過程如下:
五、并購效果
(一)經營層面優(yōu)勢互補
企業(yè)能夠產生協同效應是由于企業(yè)存在規(guī)模經濟。對于餓了么來說,此次被并購會使獲客與支付成本大大降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餓了么APP的下載,但是支付寶積累的客戶基礎能降低其獲客成本;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打造新零售生態(tài),物流不可或缺,阿里巴巴借助餓了么蜂鳥即時配送平臺,完成了"最后一公里布局"。
(二)財務層面需求互補
兩家公司對資金的需求各有不同,阿里巴巴處于成熟階段,需要進一步拓展業(yè)務;餓了么屬于快速發(fā)展時期,急需資金的注入來搶占市場,此次并購的財務協同效應體現在阿里巴巴通過對餓了么的并購,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了現金資源的浪費,餓了么則通過阿里巴巴的內部資金周轉,降低了業(yè)務擴張的融資成本,改善了資產負債結構。
(三)贏得市場份額
阿里收購完成后,憑借著餓了么的品牌效應,將會在零售業(yè)市場上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二者的會師組成了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四)完善新零售體系
隨著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方面的不斷布局,餓了么在新零售方面的作用也有所顯現。自此餓了么通過與阿里巴巴平臺資源的有機整合,實現了線上平臺、線下商家的完整生態(tài)閉環(huán)。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本文由“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