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小柒
來源:濤動宏觀(ID:jinrongjianghu123123)
一、2021年12月1日,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在向美國眾議院提交的證詞中表達了以下幾個值得關注的觀點:
(一)目前經濟正持續(xù)走強,預計2020年GDP增速有望達到5%左右。
(二)與經濟基本面的恢復相對應,10月份失業(yè)率降至4.60%,勞動力市場狀況持續(xù)改善,且失業(yè)繼續(xù)集中在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身上。
(三)總體通脹率遠高于2%的長期目標,推動通脹上行的因素將持續(xù)至明年。特別是,近期新冠疫情病例的增加和Omicron變異體的出現對就業(yè)和經濟活動構成了下行風險,并增加了通脹的不確定性。
(四)所有預測均顯示通脹將在2022年下半年下降,目前通脹持續(xù)的風險已經上升,不能再用“暫時性”這個詞匯了,在下次會議上討論加快縮債是合適的,且Taper過程不一定會對市場造成破壞性影響。
(五)2020年推出的工具已經陸續(xù)退出,具體可見下表
二、以上信息表明,美聯(lián)儲Taper進程將加快,意味著原計劃的2022年年中結束Taper進程將提前至2022年4月左右結束
而與此對應美聯(lián)儲加息進程也有望提前(今年11月議息情況參見Taper來了——美聯(lián)儲11月議息會議點評)。這一計劃的調整較市場預期明顯更快,而美聯(lián)儲Taper過程調整計劃將會在年內的最后一次議息會議上宣布(即2021年12月14-15日)。
三、現在需要考慮,美聯(lián)儲Taper進程加快的可能影響。
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今年上半年以前是政策緊一緊的窗口期,因為這段時期中國經濟整體上表現還不錯,有資本略微收緊;今年下半年以來至美聯(lián)儲加息之前的這段時期則是中國政策松一松的窗口期,因為這段時期中國經濟基本面開始出現下行壓力。
當美聯(lián)儲Taper進程加快時,也意味著美聯(lián)儲加息步伐可能會提前,進一步意味著中國政策松一松的窗口期實際上是變得更短了,也更緊迫了。畢竟在美聯(lián)儲Taper加快的這段時期,中國經濟又出現了新的下行壓力,穩(wěn)增長壓力正變得越來越突出,中國需要在美聯(lián)儲正式加息之前呵護好國內經濟基本面。
四、實際上,上一輪美聯(lián)儲政策收緊時,國內政策環(huán)境整體上也是寬松的。
(一)在美聯(lián)儲Taper過程和正式加息之前,中國的貨幣政策整體上較為寬松,這一時期,中國經歷了股市泡沫及破滅。具體看,中國存貸款基準利率自2012年6月開始下調且下調周期持長達三年(即持續(xù)至2015年10月,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自2011年12月開始啟動且下調周期長達近十年(即持續(xù)到2020年5月)。
(二)2015年8月11日(美聯(lián)儲正式加息前夕),在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時,中國對人民幣匯率報價機制進行改革,即所謂的8.11匯改,此次匯改后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加大,一定程度上釋放了人民幣峰值的預期,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亦明顯增強。
(三)2013年以后,中國經濟仍處于持續(xù)下行通道中,但開始更為注重內部風險的化解,致力于解決內部問題和提升抗風險能力,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正式在這一背景下啟動,我們理解當時的貨幣政策環(huán)境較為友好可能更多層面上也是為了配合這一過程。
站在當前來看,和上一輪美聯(lián)儲政策收緊過程相比,本輪最大的差異在于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以及監(jiān)管政策的高壓性更為突出,同時中國也在匯率方面也有更大的操作彈性。不過,較為相似的是,中國經濟雖然較西方經濟體更早修復,但也更早回歸常態(tài)且整體上會重新趨于下行。
基于此,可以預期的是,接下來的半年左右時間里,國內政策將比較確定性地走向寬松,或加快走向寬松,降息、降準以及大規(guī)模投資計劃均可期待。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任博宏觀倫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