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爺?shù)禺a圈
來源:陌爺?shù)禺a圈(ID:gh_6e6c6fd48723)
房地產投資圈一直有個神秘組織,他們來自于各行各業(yè),信息渠道廣泛、人脈觸角之深,遍布金融、政府、地產圈等等
他們張口幾個億的項目,閉口百萬方的地塊
他們上可對接政府高要,下可撩撥投拓狗們躁動的心
是的!他們就是“土地中介”,學名居間方
尤其是做收并購和勾地類項目的投拓們,跟這一類人想必經常會打交道
社交情形大多出現(xiàn)在觥籌交錯的宴會上、清雅別致的茶館里、寂寞騷動的KTV里
對于投拓人員而言,可以從“土地中介”方手中獲取各類土地信息,當然是需要加以甄別的
“土地中介”作為一個龐大的神秘組織,投拓們在不斷甄別與栽坑的過程中,也慢慢識別和總結出了土地中介的套路
01
見土地方前需要資金證明
對于土地方的信息,居間方往往會廣撒網(wǎng),而為了在土地方面前展示潛在的實力意向房企,往往會要求房企出示資金證明,動輒幾個億
然而對于普通房企而言,一般都不會讓資金趴在賬戶上,但對于居間方而言,之所以要你的資金證明,主要是拿去跟業(yè)主方吹牛,或是用在其他項目推薦上
資金證明只是一種形式,甚至有時候還沒見到地主前,讓房企出具收購意向書等文件,這種情況見多了就知道很扯淡,企業(yè)資質工商信息網(wǎng)直接可以查到
02
熱衷于賬戶共管
在前期接觸有初步意向后,居間方一般會熱衷于催促雙方簽訂意向收購協(xié)議及排他協(xié)議,目的是在于盡快鎖定雙方,這樣的話居間費看起來也更有著落
但是共管賬戶雖然是雙方共管的模式,賬戶資金打給對方需要收購方的同意,但是仍然存在較大的風險和損失:
(1)監(jiān)管賬戶上趴的資金本身就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尤其對于高周轉企業(yè)
(2)監(jiān)管賬戶從法律角度,存在被強制執(zhí)行的可能性
(3)監(jiān)管賬戶的解除也是需要共管雙方的同意
因此,在接觸該類居間方時,一旦對方在 前期就提出賬戶共管,那么需要額外謹慎
03
見不到面的神秘領導
許多土地中介喜歡把政府關系放在口頭邊
諸如“領導在北京,關系背景比較硬”、“省里有關系,掛牌和定向出讓肯定沒問題”等話術
對于神秘領導的能力雖然模棱兩可,但是為了推進項目,也要將信就信,不斷試探
04
調規(guī)、變性成為口頭禪
歷史遺留地塊往往都是有很多bug,除了高溢價帶來的無票成本以外,復雜債務關系、規(guī)劃方案調整等都可能成為否掉項目的關鍵因素
市面上存在一批土地由于規(guī)劃限制、方案報批等原因陷入開發(fā)困境,這時候一定不要輕信土地中介所謂的調規(guī)、變性等說法
實操層面上難度是非常大的,甚至需要批到中央層面,這種情況下,大多無異于天方夜譚
05
說來就來的政府會議紀要
政府對于土地出讓、項目立項、方案審批等都是基于文件制度,很多時候土地中介為了讓話術更加具有可信度
在無規(guī)定文件的前體下,就會吹噓土地方的資源,基本就是沒有什么事情是政府的一份會議紀要解決不了的
比如,在跟村企合作中,關于土地款能否返還到村里、關于土地款能否分成等,在不靠譜的土地中介看來就是一紙會議紀要的事
殊不知,這是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的紅線,根本沒有這么簡單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陌爺?shù)禺a圈”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經典土地“騙局”套路,你中過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