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子聊催收
來源:青子聊催收(ID:qingziliaocuishou)
狼叔,可謂是催收界最成功最有力的實力派,在催收界是有相當大的知名度,他也是經過多少的風風雨雨,白手起家,一點一點拼搏上去的。在他的麾下有大批強有力的催收精英團隊,也是開了好幾家分公司,相信大家都知道并不陌生。而且他對員工的管理,也是非常的嚴格。甚至可以說是用“過分”來形容,因為必須要做到合法合規(guī)催收,嚴于律己。
一個團隊想創(chuàng)業(yè)績,達到理想甚至預期更高的目標,不是靠個人、兩個、三個、組長、主管、領導,而是集體。只有集體上去了,整體才會上去。一個人能做啥,能力有限制,一個集體呢!都說人多力量大嘛!
那想更好的提升自己和團隊以下這些思想千萬不要有:
1.沒業(yè)績,抱怨,這月又涼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別總是拿沒業(yè)績、抱怨案件質量不好來當做理由。情緒不佳低落,工作效率會因此受到影響,對債務人的分析和判斷力也大大降低,感覺咋又是個老賴,沒戲了,催不回來了,所以,不要整天抱怨,這是工作,是掙錢,是保障生活,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的資金來源。一個只知道抱怨,不思進取的催收員能給團隊帶來什么樣的價值,沒有,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團隊的毒瘤,因為誰都有業(yè)績不好的時候,情緒也難免會低落,身邊老是有抱怨的,就跟新冠病毒傳播速度一樣快是會傳染的。
我的一位領導對我印象最深刻,他的催收實力很強,管理方面也有一套,他呢!就把一些抱怨的人放在一塊兒,坐在角落里面。當然也會適當?shù)娜ゼ钏麄?,那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只能辭職走人,要么換家公司要么換行業(yè),畢竟弱肉強食,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你想賺取一杯羹,那就只有比別人更有能力,更強
2.不思進取,接受不了批評,沒有擔當
這種想法就比上面這個更氣了,業(yè)績本來就差,還不吸取同事、領導的意見改進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從中強化自己的催收能力。
有的時候領導批評,多次叫去談話,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只是希望你能迅速從這個困境中擺脫出來,化解現(xiàn)在的危機,挽救你,希望能讓你少走彎路,因為他們也遇到過,知道該如何走出來。這不像讀書時,成績不好,老師進行思想上溝通。如果你不思進取,這就意味著你要再去找工作,要花錢不說更浪費時間,這不心累嗎?
有句話說,不怕豬一樣的隊友,就怕豬一樣的對手,拖后腿,當業(yè)績不好的時候,同事、主管、領導也會主動的去幫你沖業(yè)績,幫的了一時,幫不了一世,幫多了也會很心累,應了那句老話,爛泥扶不上墻。
再來講一講價值,公司給予一份工作,工作給予一份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同事給予一份相互協(xié)調,配合的能力創(chuàng)業(yè)績,競爭對手讓你看到距離,批評著讓你趨向完美。當你有足夠的能力自己干事業(yè)的時候,要離開了,你也帶走了相應的知識。 而不是一無是處,什么都沒有。難道你沒有發(fā)現(xiàn)從催收公司走出來的精英比社會上的任何人都精明嗎?都更懂得這套路、人情世故嗎?學到的東西也更多,比如:各方面法律知識,人性的弱點,人情冷暖……等等。
其實想做好催收不是一個人的事,是一個團隊同心協(xié)力做好的,尤其是后手,一般有能力的團隊去公司面試都是一個集體!
任何一家牛逼的催收公司,都離不開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離不開所有人的合作!個人能力再強大,融入不了團隊,遲早淘汰出局!
跟催逼單有很多技巧,其實是一種心理和實力的較量。最主要的是催收員應該以一種更成熟的心態(tài)來對待它。應從債務人角度去分析,要掌握時機,剖析債務人的真實想法以及手上現(xiàn)有的資金。切勿操之過急,不要盲目逼進,做到心急而口不急,語速節(jié)奏沉穩(wěn)而有力度,再攻其弱點。
談判溝通的目的有時是交流感情,催收過程中是將逾期后果、觀點、認同、接納、到最后是否能承擔,催收過程即是說服的過程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青子聊催收”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催收:要么全力以赴的干!要么早點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