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愿疫情消散的
1
“城區(qū)里的行人漸漸增多,防范區(qū)內的市民有序走出家門,走進商超、農貿市場,里面的蔬菜、水果、生鮮等商品琳瑯滿目?!?br/>
5月3日,國社發(fā)文表示“熟悉的上海正在漸漸回來”,奉賢、金山等6個區(qū)的城市功能逐步有序恢復。
5月1日,就有市民拿著“通行證”排隊出門,這樣的證每戶領一張。根據規(guī)定,每張證每天能出去一次,一次出一人,出去時長也有規(guī)定:
4小時。
方式也有要求:
不能開車或者騎電瓶車。
有人提著購物袋,做足掃貨準備,等他們走出小區(qū)發(fā)現(xiàn),很多店都還關著。
好不容易看到對街有家超市開著門,想要加入排隊大軍去掃貨,卻被安保人員溫馨告知:只接待xx街道的顧客,你們(不是這個街道的)排了也白排。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菜市場就在你對面但你買不了菜。
狗蛋說,上海這批最先得到外出機會的市民,他們拿著的應該叫放風證。
就是讓他們出來透透風,購物理發(fā)啥的還得等等。
一個拿到證外出的女網友,總結這種體驗:
出來了,但又沒有完全出來。
從4月1日全市實行封閉管理開始,不知不覺,上海“停擺”已經滿月。
一個多月里,絕大多數(shù)人受到不小的影響。比如生活上,需要靠著不多的物資解決一日三餐,廚藝不得不精進;想搶到菜,只好養(yǎng)成起早習慣。
上海按下暫停鍵,也給整個地產圈帶來不小的影響,狗蛋最大的感受是:
4月的地產圈靜悄悄。
2
以往,三四月是樓市成交相對活躍的時間,地產人稱之為“小陽春”。
疫情影響下,上海今年沒有小陽春,只有冰河期。
數(shù)據顯示,4月份上海新房成交約97285平方米,環(huán)比下降82.8%,網簽套數(shù)只有1000套左右,而這其實多數(shù)是三月賣出的,因為網簽數(shù)據有滯后性,所以算入4月成交數(shù)據里。
受疫情影響“停擺”的4月,樓市成交量的慘淡可想而知。
要么賣方在封控,要么買方在封控,雙方都可以的時候,中介出不來了。
樓市成交額,地產圈整體也冰封了似的,狗蛋說圈中八卦都少了很多。
有四分之一的百強房企總部設在上海,封控之下,不亞于鎖住半個地產圈。
狗蛋很好奇這一個多月來,上海地產人是怎么度過的。
為此,《地產風聲》訪談了20家總部在上海,或在上海設有區(qū)域公司的百強房企的45位員工。問了他們疫情期間生活狀態(tài)、工作節(jié)奏、感想等問題。
狗蛋天真地以為,居家辦公會讓長期處于“996”甚至“007”里的地產人松口氣,沒想到受訪談人答案出奇一致,用其中一位的話回答就是:
放P。
他們當中最早的3月9日就開始居家辦公,算下來已經禁閉近兩個月。
我選取其中12位的經歷分享出來,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下,魔都地產人是如何度過漫長冰封歲月的。
01 “解封之后最想去吃海底撈”
3月9日開始居家隔離,居家辦公不會更輕松,會因為很多事情無法到現(xiàn)場而焦慮。
公司給發(fā)了三次物資,東西太多吃不完,拿到時還分享給鄰居,下圖是公司發(fā)第一次物資時拍的。
疫情結束之后,我想騎車從浦東到浦西,好好看看上海,想去吃一頓海底撈。
狗蛋說,這真是別人家的公司,以后選房要選菜區(qū)房,選房企要選菜福利房企。
02 “內卷加劇”“除了開會就是搶菜”
每天都要開部門早會,相比之前,反而會覺得更忙碌。
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外部環(huán)境持續(xù)變差,加之疫情影響很多售樓處關閉,對業(yè)務開展、銷售回款造成影響,公司高管及員工都處在焦慮中,需要持續(xù)找到新路徑新方法,也一定程度加劇內卷。
這段居家的日子除了開會、工作就是搶菜,開會的時候有只貓陪著還挺好。
03 “喜歡的事情不要等”、“隔壁部門陽性了”
線下工作時,大家還能插科打諢,現(xiàn)在都變成線上講段子了。
行業(yè)巨變,開懷大笑的時刻變少了。
聽說身邊某某同事被密接,隔壁部門的某個熟悉的人陽性了,某某供應商被拉去隔離了,結果一到深夜還在群里發(fā)文件。(太卷)
隔離讓人有大把的獨處時間,原來一直幻想自己有一大把自由時間之后能干很多事,干自己想做的事。真正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喜歡做的事情并不需要去等。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在這個行業(yè)寒冬和疫情壓力的雙重局勢下,還能有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只能心懷感恩,做好眼前的事,對得起這份幸運吧。
解封之后只想回家。
04 開會就像狼人殺,突然不見是“陽了”。
居家辦公也很累,每天都得早起搶菜,每個平臺都搶,也不一定搶得到。
下班時間就沒有那么明確,經常晚上開會辦公,周末也會有工作,雖然體力上沒有正常上班那么多,但是心理勞累。
現(xiàn)在特別怕失業(yè),每個月的貸款房租各種開銷,經不起失業(yè)。
公司沒給大家送物資,不過解決了部分確診員工用藥的需求,也協(xié)調解決了一些無法去方艙的同事困難。
疫情期間的會議就像線上狼人殺,開著開著突然有個人就不見了,后來才知道“陽了”進方艙了。隔幾天重新上線,原來“陰了”。
以前覺得自己努力,跟得上行業(yè)水平就可以一直穩(wěn)定下去,對大城市的生活很滿意。
這波疫情影響后,估計很多同事對今后做什么,在什么城市發(fā)展重新思考。另外,一個人呆了50多天,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像我一樣焦慮、狂躁、失眠,結束后真的要重新想想工作和生活怎么平衡了。
05 開會發(fā)言記得關閉攝像頭、打開麥克風
基本每天都要開會,聽同行說,疫情越嚴重商辦越好賣。
居家辦公最大的發(fā)現(xiàn)是,開會發(fā)言時要記得打開麥克風、關掉攝像頭。
06 從業(yè)十年來最忙
核酸期間把手機摔碎了,黑屏,誰打給我都接不到,看不到。我只能帶著電腦去做核酸邊開會。
每天工作超15個小時,有時同一時間開會4個小時,一個端開一個。
這位地產人跟狗蛋聊著聊著突然來一句:
我下午回你行不,我還要趕報告……
這是一位策劃。
07 早點解封吧
居家辦公哪里有想的那么好,簡直24小時在線營業(yè)。
在公司的時候,找不到你人,知道你在開會,居家辦公找不到你人,直接call你。很多同事兩個會議雙開。
還是早點解封吧!
08 無效內卷
這段日子是入行很辛苦的日子,行業(yè)不行全體焦慮,無限內卷。工作強度非常大,22-24點下班,9點上班。每天開早會開晚會,晚會開得很晚。
行業(yè)前幾年快速發(fā)展,行業(yè)規(guī)模提升帶來了大量的崗位和從業(yè)人員,現(xiàn)在規(guī)模收縮,地產從業(yè)者人人自危,出去找不到工作,在內部又被卷得很慘很苦。
(這位受訪人在上海封控之前剛好被派去外地出差,期間女兒出生,到現(xiàn)在快兩個月了,他還沒見到。)
09 他可能只是不小心睡著了
原本以為一個星期已經是居家辦公的天花板,沒想到這一關,便是近兩個月,一開始感覺很哇塞,覺得自己終于有時間陪陪家人和孩子,可萬萬沒想到這只是打工人開啟24小時辦公模式的開始……
自入行以來,真的是見證了地產行業(yè)從興到衰,再到搶救無效的全過程。
打開手機微信和釘釘,莫名多出了幾十個工作對接群,睜眼靈魂便穿梭于各類工作群中,夜晚帶著各種焦慮進入大腦休眠辦公模式。
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段子簡直是人間真實,“疫情期間有的公司發(fā)米面油,有的公司發(fā)菜肉蛋,我們公司就很闊氣,發(fā)了個貴重物品——表。
什么表?疫情期間每日工作計劃表和每日工作總結表。
沒錯,我們也收到了公司第一時間派發(fā)的物資——工作日志表。
這次疫情,我榮升大表姐一職。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畢竟有表填證明我離失業(yè)還有段日子……
吐槽歸吐槽,我們公司行政在物資匱乏的時期也給員工派發(fā)了三次物資,有菜肉蛋水果牛奶還有快樂水,公司能在這個時候想到我們這些員工,挺感動的,畢竟現(xiàn)在買菜真的太難了!
有幸做了一次別人家的員工。
過去開會你必須穿著整齊坐在會議室里,一本正經的說著職場黑話,現(xiàn)在不需要了,攝像頭一關,你可以隨意選擇會議模式,比如躺著開、坐著開、站著開,也可以隨意選擇參會場景,比如床上,沙發(fā)上、陽臺上、有需要的可以衛(wèi)生間馬桶上,有些同事聊著聊著就失聯(lián)了,不必恐慌。
他可能只是不小心睡著了……
10 解封后趕緊把出差的事情安排上
11 公司發(fā)了些硬通貨
大家都居家,樓里隔音太差,有些鄰居很吵鬧,群里經??吹洁従觽?yōu)榇顺臣堋?br/>
公司安排了一次物資,不是常規(guī)的蔬菜禮包,是一些還較難買的硬通貨,比如方便面、汽水、餅干、牛奶等。
解封后最想做的事是吃一頓火鍋。
12 我們就想過正常生活,想上班
公司與行業(yè)都遇到困境的宏大敘事下,老板帶著大家上下齊心,共克時艱,還是很令人感動。
我們就想過正常生活,想上班。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地產風聲”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原標題: “冰封”下的上海地產人